食品防伪,保健品防伪
(一)食品防伪
1. 食品问题
近年来,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。福寿螺、大闸蟹、“红心鸭蛋”、多宝鱼、三聚氰胺……接踵而至的“问题食品”事件,让人们一次次“领略”了不法生产经营者见利忘义的“黑心”,也进一步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诸多“黑洞”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,然而“问题食品”为何屡禁难止?人们想知道:还有多少“问题食品”在不知不觉中被食用?本应环环相扣的“监管链”究竟断在哪儿?如何从源头上确保百姓的“餐桌安全”?食品安全,这4个字无疑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关注的焦点之一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》
食品不仅在生产环节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,在流通环节中,假冒伪劣也不断的搅入,从而使得市场鱼目混珠,消费者无法辨别,正规商家厂家损失巨大。从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相应的食品增加防伪措施是必要的。
特别说明,这里说的食品防伪主要是指那些有外包装的、而且在市场上广泛流通的食品,对于农贸市场大部分散装食品在防伪方面需要另外考虑。
2. 食品防伪主要方式
食品防伪主要有这么几种渠道,一是对相应的包装进行防伪设计、进行防伪印刷,二是加贴防伪标签,从实践证明加贴防伪标签是比较有效的方法。在食品行业中主要应用的防伪标签有:激光防伪标签、数码防伪标签、易碎防伪标签等。
食品防伪标签样品:
(二)保健品防伪
1. 保健品定义
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、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,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,具有调节机体功能,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,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、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。 保健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是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,但可以声称保健功能,不能有任何毒性,可以长期使用;而药品应当有明确的治疗目的,并有确定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,可以有不良反应,有规定的使用期限。
《保健食品管理办法》
2. 保健品防伪问题
国内的保健品企业数量众多,当然生产能力、经营能力也参差不齐,除了常见的包装问题、过度宣传问题外,对于广大保健品企业最为致命的问题是假冒伪劣问题。
在2006年初,中国保健协会历时近10个月,对全国范围内(除港、澳、台外)300多个地区、涉及2025家企业2951种保健食品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调查。调查结果显示,有767种超过总量四分之一的保健食品为假劣产品。那么除了这两千多家企业生产的保健食品,还有多少杂牌、假劣的保健食品充盈着市场呢。对于正规企业来讲,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自身产品、品牌已经是迫在眉睫。
3. 保健品窜货问题与保健品防伪典型案例
标一防伪在食品、保健品防伪方面服务了全国很多企业、积累了大量经验,可为不同类型、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防伪、防窜货服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