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有机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,短短几年,市场局面迅速打开,然而,和所有其它商品一样,市场上假冒品产品也层出不穷,这让居民在享受有机食品的时候,心里不免顾虑重重,货真价实,让许多消费者感到无比纠结。那么,到底是谁给了假冒有机食品可乘之机呢?
有机蜂蜜每公斤358元、有机猪肉每公斤160元、有机杂粮每盒(268克)268元……近年来,一些食品包装上纷纷标注“有机”二字,并标榜“高质高价”。新华社“新华视点”记者近期深入山东、广西等地,追踪一些有机食品产业链发现,随意标注“有机”、花钱购买认证、张贴假冒认证等现象屡见不鲜。一些售价不菲的有机食品,只是披着“有机”外衣的大路货,亟待整治。
那么到底何谓有机食品呢?有机食品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。有机食品是目前国标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。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,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。除有机食品外,目前国际上还把一些派生的产品如有机化妆品、纺织品、林产品或有机食品生产而提供的生产资料,包括生物农药、有机肥料等,经认证后统称有机产品。有机食品作为安全与品质的代名词,健全科学的生产体系,严格把关的监管程序,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。
在国际市场上,由于市场准入,市场监管等比较到位,认证体系也比较成熟,有机食品行业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,但是在国内,由于多种因素,导致有机食品市场比较混乱,鱼目混杂,真假难辨,假冒产品层出不穷。
首先,国内有机食品认证体系不健全,缺乏权威的专业认证机构。在新华社记者调查过程中,随意标注“有机”、花钱购买认证、张贴假冒认证等现象屡见不鲜,这也是造成有机食品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源。
有机食品的认证本应是很严肃的事情,需要专业机构严格审批,层层把关,但是国内情况并非如此,从国家到地方都缺乏统一的认证机构,相关法律法规多数也没有得到完全执行,一些认证部门为了自身利益,也不惜降低门槛,对产品品质本身的鉴定就存在漏洞,更不用提生产工艺与检测监管环节了。
“有机食品”作为凝聚着品质与信心的产品,认证本身就应该具有权威性与公信力,饱含着社会责任。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当下,“有机认证”应该是价格杠杆作用之下,撬动农产品生产方式转变,以及监管模式改革的有力武器。
其次是有机食品监管的严重不足。一方面表明,食品安全与市场监管的集体缺位,造成投机者有机可乘,这些人抱着巨大的侥幸心理,大胆从事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,而且,利润也比较高。在这种情况下,假冒产品泛滥也是必然事件。另一方面,监管的不到位,也造成市场认证的泛滥,行业准入门槛的降低,使得“有机认证”变成了不法商家“有机可乘”,牟取不法黑心利益的金字招牌。
监管不足的背后,折射的是对行业发展的不负责任和社会良知的缺失,丧失的是机构公信力与消费者的集体信任。
再次,商家利欲熏心,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良知,也是假冒有机食品泛滥的重要因素。 不良商家抓住人们急于改善食品质量的心理诉求,玩概念,故弄玄虚,不管食品卫生不卫生,也不管食品是有机还是无机,先贴上有机的标签再说。这样,也就造成了整个行业的混乱,真的也成假冒了,而假冒的却登堂入室,变成了正统,这也是整个行业的悲哀。 最后,是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盲目追求。民众怀着健康养生,低碳生活等目的,片面追求食品的安全、环保卫生等,甚至达到盲目的程度,记者近日在山东、广西多家超市中,随机问20余名消费者“什么是有机食品”,回答“五花八门”:“包装上有"有机"二字”“标价比普通食品贵很多”“口感好、有营养、无污染”……由于认知的缺乏,形态的模糊,给了投机者很大的操作空间。
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晓燕表示,目前我国有机食品认证资质审查不严,特别是一些中介公司也在承揽认证业务,扰乱了有机食品认证管理体系,应当引起重视。
国家认监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按照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,国家认监委应组织地方认证监管机构对有机产品认证,但目前有机食品监管体制还不完善,仅靠认监委一个部门很难进行“全覆盖监管”。
有机食品是一个全新的行业,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,相关各方应共同努力,从多方入手,让假冒无处藏身,促进行业更好发展。
专业食品防伪机构:标一防伪 |